一聲稍等渾如仙樂,讓已經(jīng)邁出門檻的秦宓腳下為之一頓,他知道在這場博弈中他已經(jīng)取得了上風。
孫堅因為殺敵勇猛而獲得了一個江東猛虎的稱號,但拋開戰(zhàn)場上的作風,在政治上他卻并非如外界想象的那般魯莽,反而更像是一只活了千年的老狐貍。
否則,他如何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江東諸姓收復(fù)于翼下并讓他們成為他征伐天下的臂膀?
否則,為何當年與他齊名的二袁、呂布以及劉備等人要么已經(jīng)作古,要么早已經(jīng)失去了自己的有生力量,而他卻驟然間躍升至天下第二諸侯,其位還在曹操之上?
這樣的人,又怎么會因為秦宓的幾句喝罵的話就將送上門來的盟軍使勁推開?
孫堅明白秦宓話里話外透露出來的意思,也明白劉璋的急迫和危局,更明白現(xiàn)在是一個擊敗王黎的機會,但他依然選擇讓眾謀士與秦宓辯斗,殺一殺秦宓的威風。
因為他除了是一名征伐沙場的將軍之外,他還是江東六郡的主人,他是一名標準的政客。如果沒有得到他需要的利益,他并不介意延遲出兵計劃。
畢竟,只有整個成都均陷入戰(zhàn)火之時,才是他火中取栗的最好時機!
“秦先生,不妨上座,且容本將軍說上幾句。”孫堅朝秦宓招了招手,示意其上座,然后轉(zhuǎn)頭注視著群僚問道,“各位,先前的辯論暫且略過不提,本將軍想問一問秦先生所提的同盟之事各位有何看法?”
孫策將霸王槍拋給一旁的親衛(wèi)回到座椅上,直了直身子:“父帥,孩兒性格魯直為人沖動,有時候說話不過大腦,不得要領(lǐng)。但此次聯(lián)盟關(guān)系我江東六郡父老,還請父帥容孩兒說上兩句!”
“講來!”
“俗話說: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。先秦時期,秦昭王驅(qū)逐魏冉任用范雎,積極推行‘遠交近攻’之策。先把斗爭的矛頭放在韓趙兩國之上,置齊燕暫不顧,穩(wěn)住楚魏。
從而‘得寸即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’。其策不僅鞏固了秦國所攻取的土地,還破壞了六國的‘合縱聯(lián)盟’,亦加快了秦國一統(tǒng)天下的步伐。
如今王黎一家獨大,我江東諸君和益州劉璋、徐州曹操三方皆處于下風,如果我們能夠合兵
一處,共抗王黎,想必也能取得昔日昭王之利,一舉翻轉(zhuǎn)現(xiàn)在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!”
孫堅點了點頭,朝孫策投去一絲贊許的目光,心中卻微微有些不滿意。
這個癡兒雖然能夠從天下的形勢中看出我們的短處,也知道聯(lián)合才是王道,三方同盟與國有益與民有益與未來爭天下亦有益,但這畢竟只是一員將領(lǐng)所需考量的范疇,終究還是少了些籌謀。
“仲謀,你兄長之言你以為如何?”心中想了片刻,孫堅又將問題拋向一旁列席的孫權(quá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