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斐穿越過來時,班師回朝的大軍距離京城其實已經(jīng)不遠了。也正是因為距離京城不遠,所以凱旋的大軍難免露出幾分松懈,險些在虎躍峽遇伏。
萬幸聞斐來得及時,伏擊的事到底沒成,大軍之后也就重拾了警惕。
之后的一路,斥候先行,大軍拿出了出征時的謹慎態(tài)度,倒也沒再遇到什么危險。如此行了三日,大軍抵達了京畿,便老老實實安營扎寨起來——說來還是副將提醒聞斐的規(guī)矩,大軍入城顯然忌諱頗多,哪怕到了京城之外,他們也得等皇帝宣召才能入城。
所幸小將軍的名號還是好用的,而且這一次軍隊是攜大勝而歸,皇帝也并沒有讓他們久等。不過在京城外駐扎了一日,翌日便有大臣帶著圣旨前來相迎。
大勝之軍回京,歷來是要入城走個過場的,也有向百姓展示軍威的意思。
聞斐按例點了三千精兵,而后帶上有功的將士,整軍之后便領(lǐng)著兵馬向京城而去……
這一日天氣晴好,萬里無云,驕陽炙烤著大地,馬蹄踏地濺起點點塵土。黑色衣甲的大軍軍容整齊,披甲執(zhí)銳,緘默的隨著自己的將軍前行。直到“噠噠”的馬蹄踏上青石鋪就的大道,馬蹄聲變得輕快起來,不遠處的城門內(nèi)也驟然響起了雜亂的呼喊聲。
聞斐如今的耳力很好,輕易便從那陣呼喊中捕捉到了只言片語。諸如“回來了”“凱旋”之類的喊聲,不知出自多少人之口,每一聲卻都帶著激動與欣喜。
抬頭看著眼前巍峨的古城,耳邊是穿越千百年的呼喊,聞斐平靜的心湖生出許多漣漪來。
不過現(xiàn)實并沒有留時間給聞斐悲春傷秋,事實上她騎著的馬兒也沒有絲毫停留,便邁著輕快的步伐帶著她踏入了京城的城門。
一門之隔,仿佛是兩個世界。
京城之外仍是荒野山嶺,便是最好的官道,也不過是寬敞些的土路罷了??山?jīng)過這堵巍峨的城墻,城內(nèi)的一切卻又是另一副繁華模樣。且不提這座城池真正的底蘊,僅只站在城門放眼望去,也能瞧見近處屋舍鱗次櫛比,遠處高樓飛檐吊腳,全不負“京城”二字。
聞斐已經(jīng)在小將軍的記憶中看到過這座都城了,但親眼所見,仍舊有些震撼。但她的失神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,很快便被周遭響起的歡呼之聲拉回了心神。
收回遠眺的目光,聞斐這才瞧見街道兩旁盡是夾道歡迎的百姓。
有人歡呼著大軍的勝利,有人贊揚著將軍的功績,有人向凱旋的大軍投花擲果,也有人默默在入城的軍隊中尋找著自己親人的蹤跡……
當然,尋親是有難度的,畢竟隨聞斐入城的也不過三千精銳,更多的軍隊還駐扎在城外。不過沒尋見親人蹤影的人也不太慌,畢竟小將軍名聲在外,打起仗來所向披靡不說,戰(zhàn)損也并不很嚴重——她帶出去的兵馬,帶回來的總是比其他將軍多,也因此備受將士與百姓推崇。
聞斐騎在馬背上,領(lǐng)軍走在最前面,向她投來的鮮花水果也是最多的。
每一朵花,每一顆果子,都代表著這些人對于聞小將軍的推崇與喜愛。每一個被砸中的將士,即便臉上再是如何嚴肅,也能從他們挺起的胸膛看出他們的驕傲與自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