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嗚——嗚——”
時間來到申時,舉目望天,太陽不知去了哪里,天空忽然陰沉下去,想來很快會有一場大雪。
遠方,蒙古人特有的號角聲,隨著逐漸變冷的北風(fēng),吹到了緩坡之上。
“徐將軍,韃子吹響號角,看來是準(zhǔn)備向我們進攻了。”
“嗯,我已經(jīng)看到了。”
緩坡后方的高地,一株青翠的蒼松下,徐達緩緩放下手中的單筒望遠鏡,轉(zhuǎn)過頭,對剛才和自己說話的傳令兵道:
“傳本將軍令,命鄭遇春、鄭遇霖、耿君用,二前一后,以疊陣迎敵。命繆大亨、馮國用,領(lǐng)兵守住陣尾,以防元軍繞后。”
所謂疊陣,乃是當(dāng)年南宋名將吳璘在對抗金兵時所創(chuàng)的一種陣法。
守軍一方,以長槍兵、刀盾手?jǐn)?shù)行居于陣前,集體坐地,以逸待勞;以弩手、弓手?jǐn)?shù)隊居于長槍兵、刀盾手后,單膝半跪;軍陣兩翼、陣尾,皆設(shè)有拒馬,彼此以鐵鎖勾連,并安排一定數(shù)量的騎兵,以防止被敵軍包抄。
每逢交戰(zhàn),待敵軍行至己方軍陣百步之前,弩手、弓手立刻輪流進行射擊。待敵軍至陣前三十步,則長槍兵、刀盾手迅速起身列陣。
這是一種防御性很強,進攻性不足的陣法,究其原因,主要是當(dāng)年南宋相比于金國,騎兵實在太過缺乏,不得已只能如此。
而如今的郭家軍,恰好面臨著同樣的境況。
“遵命!”
聽到徐達的命令,先前的傳令兵,立刻轉(zhuǎn)身高呼:
“總兵徐將軍有令!參將鄭遇春、鄭遇霖、耿君用,二前一后,改以疊陣迎敵。參將繆大亨、馮國用,堅守陣尾!”
遠處望樓上的傳令兵聞言,馬上按照命令指示,一面擂動戰(zhàn)鼓,一面揮舞軍旗。
高地下方,正在統(tǒng)兵的鄭遇春、鄭遇霖,以及耿君用,聽到鼓聲,回頭去看旗幟,很快理解了徐達的命令,當(dāng)即各自組織兵馬,按照對方的要求布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