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金雕抓著魚飛走后,石林也沒心情再回去睡回籠覺,開始給家里的一眾動物準備吃食。
家里養(yǎng)了這么多的動物,每天給它們準備食物也算是一項不小的工作。
最容易養(yǎng)的,大黑馬和小駝鹿,給它們兩吃的東西,就地窖里的白菜、蘿卜,還有提前準備好的干草料,把這些東西給它們安排好,就完事了。
比較麻煩的是這些肉食性的,現(xiàn)在的天氣比較冷,家里的魚和肉都凍得梆硬,不給熱一下,小獸們倒是也能吃,就是進食效率低,有時候一頓得吃半天。
石林他們給準備食物的時候,基本都會先把魚和肉放過鍋里稍微煮一下,至少化個凍,然后再拿去給小獸們吃,這樣能加快它們進食的效率。
他先選了一桶的各種凍僵的雜魚,到廚房用大鍋煮上,之后又去搞了不少的獾子肉,準備在魚之后也煮一下,給小獸們。
這么多小獸,一天吃的可不少。
就水獺一家四口,一天能吃七八斤的魚,貂熊自己吃六七斤,猞猁一家三四斤,小白虎四五斤,紫貂一二兩,“大胃王”熊崽子能吃十多斤......
石林粗略算下來,家里這些肉食性的小獸們,每天得吃掉五十斤左右的肉食,
并且這個數(shù)字還在持續(xù)增加,隨著小獸們的長大,它們會越來越能吃。
除此之外,素食的小駝鹿和大黑馬,吃得也同樣不少,它們不放出門的話,每天也能吃掉三四十斤的菜和草料。
也就是說,石林養(yǎng)這些動物,每天給它們準備的吃食就得差不多百斤。
如果不打獵、不捕魚,還要準備比較好的食物給動物們吃,那這筆花銷將會非常大,一般的普通人很難承擔得起。
要是再加上給動物們定期檢查身體、偶爾治療、請專人看護......那成本可能會高得嚇人。
“也難怪后世有那么多動物園倒閉,養(yǎng)動物的成本確實不低。”
石林先把剛煮過的魚給小獸們送去,轉(zhuǎn)頭又開始煮獾子肉。
這邊,他獾子肉還沒煮好,外面石玉軍走進了院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