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,蕭夏和五十名士兵被提升了待遇,兵器、戰(zhàn)馬和盔甲都全部上繳,匕首也搜走,身無寸鐵,他們列隊成一行,用皮繩反綁雙手,這種皮繩越掙扎勒得越緊。
再用一根長長的繩子牽著所有人,就儼如一串螞蚱,他們竟然成為了吐谷渾人的戰(zhàn)俘。
隊伍被五百吐谷渾騎兵手執(zhí)長矛押解著向東而行,走了十幾里,又折道向南而走,脫離了原來的路線。
蕭夏望著前面的幾輛大車,大車堆滿了他們的兵器和盔甲,長孫晟把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,他在考慮怎么脫困。
隊伍中有一名校尉,叫做李望,西平郡人,是長孫晟特地安排他裝扮成小兵,他能說幾句羌語,除了貴族說鮮卑語外,吐谷渾的低層將領(lǐng)士兵們都說羌語。
他就跟在蕭夏的背后,找了一個機會低聲對蕭夏道:“情況不妙,我聽他們交談,他們不是送我們回赤嶺,極可能是把我們送給突厥人,我們得盡快突圍!”
蕭夏感覺有騎兵向他們奔來,他急促道:“晚上再說!”
“啪!”一鞭狠狠抽在李望的背上,痛得李望一哆嗦,立刻拉開了和蕭夏的距離。
五百名吐谷渾騎兵居高臨下,像狼一樣盯著他們一舉一動,他們沒有和任何機會。
只有等晚上,大部分吐谷渾人都入睡了,他們才有機會。
………
夜幕降臨,吐谷渾人找到一處背風之處,命令所有隋軍士兵原地坐下,雙腳也用皮繩綁住了。
吐谷渾人點燃了幾堆篝火,開始享用他們的戰(zhàn)利品,隋軍的物資補給中,有大量冰凍羊肉,數(shù)百吐谷渾人圍著篝火烤肉,大口大口喝著他們自己攜帶的奶酒。
幾名吐谷渾士兵拎著皮袋過來,給每個隋軍士兵嘴里塞一塊干餅,又灌了幾口奶酒,算是他們的晚飯,順便給他們御寒。
幾名士兵走了,隋軍士兵這里又恢復(fù)了安靜,有十三名負責看守的吐谷渾士兵在四個方向盯著他們,吐谷渾士兵不斷地喝酒,啃著烤好的羊肉。
這時,蕭夏運丹息到手指上,‘咔!’一聲輕響,他手指的戒指內(nèi)彈出了三把小小的指刀,這把指刀還是晉陵蕭家的家主蕭琳送給他。
指刀目前是他們所有人裝備中唯一的漏網(wǎng)之魚,它完全突破了吐谷渾人的認知。
鋒利的指刀輕而易舉地割斷了手腕上的皮繩,蕭夏側(cè)躺著,依然假裝被綁,他在耐心等待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