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兩個月,錢塘縣以東的江灣內(nèi)也頗不太平,常常有來歷不明的水賊出沒,打劫商船,雖然他們?nèi)藬?shù)不多,也不敢上岸,但他們在江灣內(nèi)橫行霸道,嚴重影響了余杭郡和會稽正常的商業(yè)往來,現(xiàn)在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,會稽郡的稅賦運不出來。
會稽縣郡衙內(nèi),會稽郡刺史殷尚志在內(nèi)堂上來回踱步,心中頗為焦慮。
一旦山越人大規(guī)模造反,不僅稅賦保不住,他這種朝廷任命的官員也一樣活不了,讓殷尚志焦慮萬分。
殷尚志是洛陽人,原本是彭城郡郡丞,三年前升為會稽郡刺史。
殷尚志怎么也想不到,自己居然在任內(nèi)遭遇了山越人造反,讓他既緊張又惶恐,搞不好小命就丟在會稽郡了。
殷尚志去年秋天就發(fā)現(xiàn)了一些反叛苗頭,山越豪強在招募青壯勞工,只是剛開始他沒有把山越人的招募勞工放在心上,但他發(fā)現(xiàn)東陽郡運送鐵礦來會稽郡,山越豪強開始冶鐵打造兵器,他便感覺有些不妙,就借口疏浚運河,切斷了運河航運,也就堵住鐵礦石的運輸。
直到兩個月前,造反的跡象越來越明顯,殷尚志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,這個時候稅賦已經(jīng)征收到一半,停不下來,他只得硬著頭皮把稅賦征完,但怎么把稅賦運出去,又成了大問題。
在殷尚志身后的桌上有一封信,那是會稽郡第一豪強藍兆田寫給他的親筆信。
藍兆田在信中給指明了三條路,第一條路,如果他肯投降,藍兆田將封他為相國。
這條路殷尚志當然不可能答應(yīng),從賊為相國,他徹底身敗名裂,最終也是死路一條。
而第二條路,讓殷尚志把稅賦和官府中錢財封存,等山越大軍前來接管會稽縣,到時會放他和全家離去。
第三條路,不準殷尚志恢復(fù)運河,只要殷尚志一直保證運河處于斷航狀態(tài),藍兆田承諾,最終會饒他和全家一命。
第二條路和第三條路其實是一回事,就是要保證稅賦留在會稽縣,留給造反軍隊。
殷尚志的長子殷安在一旁低聲道:“孩兒不太明白,余姚縣距離我們這里不到百里,藍兆田率領(lǐng)大軍直接殺來就是了,他還居然給父親寫信談條件,有意義嗎?”
殷尚志哼了一聲道:“你以為他不想直接殺來嗎?他們造反是被關(guān)隴貴族控制的,這次山越人為什么造反,就是關(guān)隴貴族承諾讓他們建國,這是他們百年心愿,他們做夢都想建國。
沒有關(guān)隴貴族支持,他們就建不了國,這一點藍兆田心中比誰都明白,所以他再心急也得忍住,老老實實聽從關(guān)隴貴族的安排。”
“原來如此,父親認為關(guān)隴貴族什么時候會答應(yīng)他們造反?”
“快了,既然藍兆田已經(jīng)開始聚兵,說明關(guān)隴貴族已經(jīng)同意他們造反了,只是在等待最后的時機,我估計是天子宣布巡視江南的時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