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28章人見人嫌的狗不理
聽了張淑芬的話語,程義勇耐著性子解釋道:“你想想,除了這里,他還能上哪兒找到一群這么愿意聽他吹牛的人呢?”
“他這輩子自己活的一般般,好在有個兒子可以拿出來炫耀?!?br/>
“這公園里最不缺的就是愿意聽故事的閑人?!?br/>
“這里也就是他最能實現(xiàn)人生價值的地方了?!?br/>
“或許別的地方也有類似的公園,但是距離遙遠(yuǎn),又要重新開始,你認(rèn)為他愿意花費那樣的時間和精力嗎?”
“更何況夏江城又不是什么超級大都市,難免就會遇到熟人的!”
“他在這里的名聲徹底臭了,其余地方的人會完全不知道嗎?”
“只要肯稍微打聽一下,知道他的品性,誰還會愿意跟他玩?”
“很多小年輕沒有經(jīng)歷過以前的生活,你這老太太,難道也完全忘記了嗎?”
“一個人的名聲如果壞了,在以前別說工作了,能不能好好的生活下去都困難!”
經(jīng)過程義勇這么一提醒,張淑芬似是想起了六七十年代的事情。
在那個年代,一個人的名聲、品性什么的都很重要的,城市里的人都是居住在集體分配的胡同里,鄰里之間都是要互相幫助的。
如果名聲太差、品性不好、生活作風(fēng)有問題,那么不光會被單位領(lǐng)導(dǎo)會嚴(yán)肅處理,周圍的同事、朋友也要同仇敵愾,憤怒譴責(zé)。甚至一些閑人也喜歡指指戳戳,奚落嘲笑。
正所謂唾沫星子淹死人,在單位領(lǐng)導(dǎo)的嚴(yán)肅處理和民間輿論的兩面夾擊之下,當(dāng)事人會被單位降職降薪,處分開除,哪怕僥幸換一個地方重新生活,也從此顏面掃地,無法抬起頭來做人了。
張淑芬也是在那個年代生活的人,老崔頭比她年紀(jì)還要大,相信對那個年代的印象更加深刻。
連忙點了點頭說道:“所以他才舍不得離開這個公園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