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(yán)格意義上來說,古朝先前的“閉關(guān)鎖國”,并不算是真正的閉關(guān)鎖國。
三百年前,古朝與樊燮古國一戰(zhàn)后元氣大傷,也與周遭小國交惡。當(dāng)時的皇帝不得已做出決斷,將資源傾注于內(nèi)部,讓民眾休養(yǎng)生息,也讓時間填滿以戰(zhàn)養(yǎng)戰(zhàn)后接踵而來的空虛。
但也是三百年前,古朝覆滅了樊燮古國,成為了大陸上的霸主。從此,再無大國能與古朝為敵。盡管古朝大地上滿目瘡痍,但總有新的故事始于焦土。漫長的冬季過去,古木又發(fā)新枝。
這三百年間,古朝從未與外界斷聯(lián),無論是民間和官府都與異國有不少交流。古朝使者們前去周遭各國外交、游說,終于化干戈為玉帛,將不少原先忌憚古朝的小國納入自己的附庸。
民間的通商更是從未斷絕。雖然古朝依舊限制異國人的進入,并且不曾批準(zhǔn)大規(guī)模的進出口,但對于與其他國家接壤的村邑中難免會有游商做跨國買賣。對于這些民間商販,官府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。
反正他們管制的目的是控制異國貨物的數(shù)量,而非杜絕一切外來物,這些民間商販進口的貨物就算堆滿一萬間倉庫,比起古朝本土商品的數(shù)量仍是九牛一毛??v容他們不僅是因為于大局無甚影響,而且因為這些商販個頂個的老油條,偶爾還會給官府官員分些油水,讓他們行個方便。
久而久之,禁止通商的禁忌便只落于紙面上,現(xiàn)實中沒人拿它當(dāng)回事。
而十二年前,也就是通化九年,秦奉安的父親秦其升——開運通天至明勇武往圣斥蒲濤卜圖普韜辟弘文睿孝圓業(yè)皇帝,謚號古靈帝,頒布開放貿(mào)易條案。
秦其升開放民間大規(guī)模通商,并且親自派遣官府去他國采買。只是不知為何,他并未同時開放邊境,就連藩屬國的上貢大多都只能在邊境遞交,鮮有使者能被批準(zhǔn)進入皇宮親自面圣。
至今,古朝民間仍鮮有異國人往來。大多古朝人至死都不知道外國人長什么樣子,是不是也長著一雙眼睛一雙耳朵、一只鼻子一張嘴。
暫住菱花苑的域外客算是個例外,他是被邊境村鎮(zhèn)的古朝人販子拐跑,進了京城才被官府救出來的。因為溝通不暢,沒人聽得懂他描述的家鄉(xiāng)在哪,也就沒人能把他送回去。域外客他倒也不著急,既來之則安之,就乖乖在菱花苑住下,當(dāng)個皇宮擺件。
秦奉安之前去看過域外客,他考過大學(xué)四六級,用英文進行日常交流沒什么壓力。二人閑聊時,域外客告訴秦奉安說,他叫卡朗,是邊境做小買賣的商人。除此之外,秦奉安只同他聊了聊住處和食宿,并未聊到他的祖國。
不過,域外客倒是有次提過,大古王朝在他的祖國很有威望,人們都稱這里為“遍布黃金之地”。許多冒險家畢生的夢想就是一踩古朝的土地,可惜古朝對外國人管控太嚴(yán),連翻閱大雪山偷渡的都能被抓住遣返,因此冒險家只能懷揣夢想抱憾終身。
正因為只可遠觀、難以進入,古朝在異國人的眼中神秘莫測。信奉飛天神教的異國人將古朝稱為“無神之地”,并非因為古朝人不信仰任何神明,而是他們覺得神都難以進入這塊全世界被封鎖得最嚴(yán)密的地方。
秦奉安腦海中緩緩誕生出一個猜想。
難道......這些突然出現(xiàn)的人口,是通過某些特殊渠道進入古朝的異國人?
雖然邊界線依然封鎖,但開放貿(mào)易總會讓有心人有機可乘。
就算他的猜想不正確,失蹤案或許也與異國人有關(guā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