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到黎玚突然問自己學(xué)習(xí),童岫岫道“學(xué)年第六。”
黎玚道“哦,不錯呀,那怎么連倉頡都不知道是誰?”
童岫岫“誰說我不知道了?!?br/>
黎玚“你知道嗎?”
童岫岫“知道!我只是一時沒反應(yīng)過來而已!你這時候說這個干什么?”
黎玚道“不干什么,就是猜猜你的實力?!?br/>
童岫岫大方道“猜好了嗎?”
黎玚“猜好了。”
童岫岫知道黎玚的學(xué)年成績是第二,所以不用問。至于學(xué)年第一是誰,更不用問了,就是沈羨啊。
童岫岫道“那我出題了?!?br/>
黎玚“來吧。”
童岫岫道“我找找,好了,就說蘇秦將為從,北說燕文侯曰,燕東有朝鮮、遼東,北有林胡、樓煩,西有云中、九原,南有呼沱、易水,地方二千余里,帶甲數(shù)十萬,車七百乘,騎六千疋,粟支十年,南有碣石、雁門之饒,北有棗粟之利,民雖不由田作,棗粟之實,足食于民矣,此所謂天府也,夫安樂無事,不見覆軍殺將之憂,無過燕矣,大王知其所以然乎,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兵者,以趙之為蔽于南也,秦、趙五戰(zhàn),秦再勝而趙三勝,秦、趙相蔽,而王以全燕制其后,此燕之所以不犯難也,且夫秦之攻燕也,逾云中、九原,過代、上谷,彌地踵道數(shù)千里,雖得燕城,秦計固不能守也,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,今趙之攻燕也,發(fā)興號令,不至十日,而數(shù)十萬之眾軍于東垣矣,度呼沱,涉易水,不至四五日,距國都矣,故曰,秦之攻燕也,戰(zhàn)于千里之外,趙之攻燕也,戰(zhàn)于百里之內(nèi),夫不憂百里之患,而重千里之外,計無過于此者,是故愿大王與趙從親,天下為一,則國必?zé)o患矣?!保ㄗ?zhàn)國策)
看童岫岫拿著說著,黎玚腦后滴汗,道“你這是要出什么?”
童岫岫道“會長就說說戰(zhàn)國策里那段有幾個萬字,幾個逗號,幾個也字,幾個趙字,幾個里字,幾個從字,幾個矣字。”
黎玚想了會兒,道“兩個萬字,三十五個逗號,八個也字,七個趙字,六個里字,兩個從字,六個矣字?!?br/>
童岫岫一聽,頓時笑了道“錯!”
黎玚看她,哪里錯?
童岫岫道“會長聰明,猜猜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