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家走的路上正遇著大隊長丁滿貴。
她甜甜地喊了一聲,叔,您出村兒???
丁滿貴笑呵呵地應(yīng)了,然后問了下關(guān)于顧大壯的腿傷情況,說了幾句官面上的安慰鼓勵話,就騎上自行車出了村了。
他騎車去了趟供銷社,明天他郭家屯的親家要帶著七大姑八大姨來送訂婚禮,這可是他們家的喜事兒,大日子,他得去把所需的一切用品籌備好了。
最緊要的是,他要去請一個人來給明日的席面掌勺。
這個人叫杜一刀。
杜一刀是供銷社的編外職工,他專門負(fù)責(zé)給供銷社殺豬,他原名其實不叫杜一刀,不過是因為他手頭準(zhǔn),切瓜切肉時,想要多少斤兩的東西,他一刀下去,八九不離十,因此得名杜一刀。
不過,丁滿貴卻還知道,這個杜一刀還有一樣能耐,那就是做菜。
據(jù)杜一刀說,他祖上是給大奸臣和珅做飯的,怎么形容他祖上飯菜做的好呢?就一件事兒,和珅只要在家,誰做的飯也不吃,就吃他祖上做的。
也有人笑著說,杜一刀,你祖上是給和珅做飯的,有啥了不起?和珅可是個大壞蛋!
杜一刀那眼一斜楞,懟那人道,“你特么廢話,我祖上若是給清官劉羅鍋做飯的,那就只能清水煮白菜了,能學(xué)到啥絕活兒?和珅是奸臣,可他嘴刁啊,吃得都是精細的,堪比御膳房里做的飯菜,只有他這樣刁鉆的口味才能讓我們祖上的廚藝精益求精,傳到這輩兒呢,也才能是廚藝更了不起!”
這話,似乎說的也對。
一時,杜一刀祖上的這個故事連同杜一刀的廚藝,就在方圓百里有了響頭了。
很多家境寬裕的人家兒子結(jié)婚,女兒出嫁,都會帶著厚禮去請杜一刀來給掌勺,雖然這樣呢,額外的要給杜一刀個大紅包,但那也是值得的,杜一刀做出來的那飯菜,任再刁口味的人都挑不出毛病來!
客人們吃好喝好了,主人臉上有光,喜事辦得也體面,可謂是一舉三得的事兒。
丁滿貴在供銷社后院找到了杜一刀,說明了來意,杜一刀倒是沒怎么猶豫就答應(yīng)了,不過,他也說了,他有個規(guī)矩,先給錢后干活!
丁滿貴一聽,就拿出了一個紅包,很鄭重地遞給了杜一刀。
杜一刀笑瞇瞇地接了,跟丁滿貴說準(zhǔn)了,明天七點半,他準(zhǔn)時到東臨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