忽然間,秦曉曉站起身來,琵琶之音就此斷絕。但見她雙手捧胸仰頭望月,開口唱道:
“快上西樓,怕天放、浮云遮月。但喚取、玉纖橫管,一聲吹裂。誰做冰壺涼世界,最憐玉斧修時(shí)節(jié)。問嫦娥、孤令有愁無?應(yīng)華發(fā)?!?br/>
秦曉曉的歌聲已經(jīng)不在是之前的低沉之音,而是渾厚高亢,略帶悲愴。
“云液滿,瓊杯滑。長袖起,清歌咽。嘆十常,欲磨還缺。人情未必看承別。”
唱到‘但愿長圓如此夜,人情未必看承別’這一句時(shí),嗓音既高且遠(yuǎn),仿佛如一只羽箭射向云霄之中,羽箭往上之力不竭聲音越轉(zhuǎn)越高,永無盡時(shí)。當(dāng)此之時(shí),當(dāng)真如魔音灌耳一般,所有人耳鼓振動(dòng),面露驚駭。有人雙拳緊握,齜牙咧嘴的瞪著臺上,生恐那聲音從云端墜落一般。
秦曉曉高亢的歌聲終于慢慢的變?nèi)?,像是云中飛鴻,漸漸渺然而逝,不見蹤跡。眾人屏息凝神不敢稍動(dòng),片刻后,秦曉曉低下頭來,以低沉之音唱出了最后一句。
“把從前、離恨總成歡,歸時(shí)說。歸時(shí)說……”
這之后臺上燈火湮滅,明月照耀之下,秦曉曉俏立臺前不動(dòng),身影落寞孤寂,意興闌珊。
即便四下里一片寂靜,臺下百姓們的腦海中依舊回蕩著秦曉曉的歌聲,久久揮散不去。
“啪啪啪?!庇腥斯钠鹫苼?,臺下百姓們這才反應(yīng)過來,一時(shí)間掌聲如潮,彩聲不斷,歡聲雷動(dòng)。
評判席上一片騷動(dòng),若說第一首得益于詞曲精妙,卻未能完全展現(xiàn)出秦曉曉的歌藝的話,那么第二首則充分展示了秦曉曉歌藝之精。秦曉曉甚至舍棄了樂器的伴奏,這正是最難的一點(diǎn)。要知道清唱其實(shí)是最難的,很多歌藝大家也不敢輕易的清唱一曲,因?yàn)闆]有了樂器的襯托,很多嗓音和演唱中的弱點(diǎn)也會被暴露出來而且會放大。
而且沒有了伴奏的烘托,清唱想將人帶入曲中意境之中是極難的,俗話說清唱難成曲,便是此意。所以幾乎很少有人敢于嘗試清唱,且在如此重大的場面上。然而,秦曉曉做到了這一點(diǎn),而且做的很完美。更不要說她最后的那段高音了,那是真正的遨游于九天之上的高音,飚上九天之中,似乎尚有余力。難得的是,如此高音卻并不刺耳,但卻真的有一種碎杯裂帛的感覺,很多覺得身子都被這高音穿透了一般,故而在歌聲停歇之后依舊揮之不去。這便是所謂的繞梁三日之音吧。
林覺于花船之上聽到了大半,他很驚訝,他倒并為秦曉曉的歌藝所驚訝,因?yàn)樗缫延辛诵睦頊?zhǔn)備。秦曉曉必是有些本事的,否則也不會名氣響亮,且被選來參加花魁大賽。林覺驚訝的是她唱的第一首曲詞。雖然林覺剛才忙于跟眾人解釋說話,故而只聽到了后面幾句。但那句‘不是愛風(fēng)塵,似被前緣誤’的詞句卻是再熟悉不過了。那是北宋名妓嚴(yán)蕊所作的《卜算子》,流傳后世的一首佳作。
然而此時(shí)身處的是大周,五代十國之亂后已無大宋,歷史進(jìn)程早已改變了道路,關(guān)于北宋的人物事件早已湮滅。林覺做過對比,大周建國百年,什么歐陽修范仲淹晏殊寇準(zhǔn)這些有名的人物根本就沒有出現(xiàn)過,甚至連一個(gè)同名同姓的都沒見到過,怎地會有嚴(yán)蕊的這篇《卜算子》問世,難道說這首詞便是這位秦曉曉所作?
就在林覺苦思銘想之時(shí),重新出場的趙子墨給出了答案。
“好詞好曲,意猶未盡啊。到現(xiàn)在,老夫耳邊還回蕩著秦姑娘的歌聲。各位,教諸位知曉。適才秦曉曉所唱之曲乃是我大周宮廷樂師裘永年所做,裘大師之名想必諸位都知道吧?!?br/>
眾百姓不禁轟然,這裘永年是大周繼唐玉之后的后起之秀,于音律譜曲上極負(fù)盛名。數(shù)年前被召入宮,專事宮廷樂律之職。當(dāng)今天下流傳的諸多曲譜之中,便有不少是他的佳作。沒想到云水閣居然請來了裘永年前來助拳,當(dāng)真不可思議。
裘永年在云水閣花船船頭站起身來,朝著百姓揮手。這個(gè)人瘦瘦小小其貌不揚(yáng),若是在街頭遇見,誰能知道他是極負(fù)盛名的音律大師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