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二回&nbp;鐘明荷失意體味孤寂&nbp;盧嘉瑞定見安排行期(上)
卻說上回說到盧嘉瑞、鐘明荷與逢志三人追趕押解在途的竇棋,到一處荒山野店,卻發(fā)現(xiàn)竇棋已不幸被毒死,橫尸路邊草叢。他們隨即將竇棋尸身運回到堂邑縣城,暫住城西門外一家旅店中。
翌日早上,三人早早起床,吃過早飯,盧嘉瑞便交代逢志進城去,找一位風水先生,以便安排竇棋安葬事宜。去不多時,逢志很快就帶了一位老先生回到旅店,稟告盧嘉瑞,說風水先生姓金,是本城最出名的風水堪輿先生。
盧嘉瑞向金先生說明原委,讓金先生趕緊覓一處風水寶地,安葬竇棋。金先生聽聞要安葬的是前知縣竇棋老爺,趕忙說道
“竇老爺在堂邑主政有年,一向仁德,清正勤勉,為民謀福祉,與民便利,極受百姓擁戴,卻不幸遭此橫禍,實在令人驚愕而惋惜。如今也不消尋覓,老朽前時應一位財主之請,在城北門外兩三里地一山坡上,覓得一塊極佳的風水寶地,那財主尚未酬答認受,不若就用以安葬竇老爺,正合適!”
“多謝金老先生!”盧嘉瑞說道,“既然金老先生對竇老爺懷有幾分敬重,不如一事不凡二主,就請金老先生主理一下竇老爺葬儀諸事。因竇老爺被毒而死,兇手尚在逍遙,不宜張揚,只從簡操持即可。此事也不要讓外人知道。至于墓穴買金與辛苦酬勞,到時在下自會一并奉上。不知金老先生愿意相助否?”
“能為竇老爺身后事略奉微勞,乃老朽之愿,老朽理當承命效力!”金先生答應道,“老朽只收墓穴買地之原銀,其它分文不敢??!”
“那就拜托老先生了!”在一旁的鐘明荷施禮說道。
“這位是——”金先生問道。
“這位正是竇老爺遺孀?!北R嘉瑞說道。
金先生慌忙的要下跪行禮,鐘明荷連忙擺手阻止,金先生就行了個半禮。
如此,盧嘉瑞、鐘明荷與逢志三人就住在城外旅店,三日功夫把竇棋安葬到城北門外一個山坡上。
這里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,山嶺蔥郁,草木茂盛。墓穴背靠峰嶺,前面山坡下有溪流經(jīng)過。站在墓穴前,極目遠望,便是堂邑縣城,街衢縱橫,屋檐瓦頂鱗次櫛比,或有炊煙裊裊,一覽無余。
按鐘明荷的說法,竇棋不但與堂邑縣城同在,而且永遠會看在眼前。
盧嘉瑞交代逢志不事張揚的找人鑿了一塊石碑,上刻三行字,中間大字刻“先夫竇棋之墓”,左下一行小字刻“大宋政和七年丁酉甲午月”,最左下邊一行刻“未亡人鐘氏敬立”,樹立于竇棋墓前。
下葬竇棋畢,擺上盧嘉瑞置辦的一套豐盛的祭禮,三人都披麻戴孝的在墓前致祭。鐘明荷在墓前哭拜,一邊哭,一邊拜,一邊言語。一會兒回顧陳年往事,一會兒訴說夫妻情分,一會兒傾訴眷戀思念,一會兒表白忠貞心跡。動情處,鐘明荷哭泣嗚咽,凄凄慘慘的,盧嘉瑞和逢志都不免陪著落下幾行淚水。
盧嘉瑞見鐘明荷如此悲愴,記取了前時的教訓,也不好去勸慰,就讓她盡情哭拜。直到聽見鐘明荷像是話兒訴盡,淚水流干,哭聲衰微了,盧嘉瑞才遞過水去,讓她喝幾口,自己平靜平靜情緒,然后再勸慰一番,就拉扯她走了,讓逢志在后頭收拾家伙。
盧嘉瑞、鐘明荷和逢志進城,又來到順意客棧安頓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