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).
整整流浪了三年,陶紫鳶才找到燕都,這一路上她看過不少,吃過許多虧,也明白了許多事。
街邊的乞丐告訴她,千萬不要得罪那些穿著官服的人。
路邊的攤販施舍給她一個白面饅頭,提醒著入了夜一定要找到城隍廟,就算是狗洞也好避一避風雪。
可是有那么一天她還是倒在了風雪交加的長街上,也只有那么一個人救了自己。
誤打誤撞進了李府,莫名其妙的闖進了風波亭,這一切都像是一場夢,一場原本對她而言無法觸及的夢。
什么都沒有的時候她處處小心,因為她知道生命只有一次,她還有沒完成的使命,積蓄力量,等待時機。
在李家人面前她處處謹慎,在太子面前小心翼翼,在陳堔面前即便氣憤他將自己屢屢拋下,也只能忍受。
可是這不代表她真的就是這樣一個習慣了忍氣吞聲的人。所以她因為小宜的死埋怨陳堔,因為小宜之于風波亭正如自己之于皇帝,隨時可以拋棄。因為她死了,還可以有其他人輕松的代替。
憑什么?
憑什么她們這些人這么努力的活,卻要這么輕易的死?
憑什么她們這些人供養(yǎng)著整個黎清的貴族,卻不如一個公主的生死?
此刻如果陳堔在這里,這些人是否會有膽子站在這里,質(zhì)問自己!
答案顯而易見,不會的。
那個人,即便什么都不說,一個眼神便足夠讓這些人膽戰(zhàn)心驚。
說來可笑的是,這個時候陶紫鳶竟然莫名的在心里升起了對某些人的敬佩之心。
按住了想要動手的護衛(wèi),陶紫鳶看著為首的官差,怯怯的仿佛被嚇到了一般,
“官爺沒有公文也想要抓人,我等自然是攔不住的,只不過光天化日之下,抓人總要給個證據(jù),如若不然抓對了人自然是您辦案有功,可如果錯了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