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時,蔣慕淵入御書房。
圣上靠著椅背,在他行禮之后,抬了抬眼皮子,道“前后一年,阿淵辛苦了?!?br/>
蔣慕淵嘴上自是謙虛一般。
圣上叫他坐下,讓韓公公把先前確定封賞的折子拿給他看。
蔣慕淵看了,猜到圣上的意思,便道“戶部又在為銀子發(fā)愁了?!?br/>
“是啊,”圣上就喜歡他這般上道,笑著哼了聲,“朕也是不知道賞你什么才好了,金子銀子的,你不缺,朕卻還給不起了,這叫什么事兒!朕就先欠著吧,就當你借舅舅了?!?br/>
“舅舅,”蔣慕淵嘆了聲,“這事兒吧,怪就怪至今沒有把董之望找出來?!?br/>
當初,他拿董之望和南陵所謂的金山銀山當說辭,讓圣上放棄半路殺孫璧的念頭,又下旨調兵江南防備東異,如今仗打完了,這事兒必然要給個交代。
蔣慕淵自己不提,圣上也必定要提,那干脆他自己說。
圣上聽董之望名字就冒火。
皇太后訓他,說他突然毒殺陶昭儀是失衡的原因,但在圣上看來,遠在那之前,孫睿和孫禛就已經生了大矛盾了。
京城是他的眼皮子底下,兩個兒子但凡有什么沖突,早就讓其他人發(fā)現了。
可見,真正的矛盾發(fā)生在他們所有人都顧及不到的南陵之行上。
孫璧說過,孫禛的胳膊是他算計殘的,但其中亦有孫睿的手筆,孫睿絲毫沒有顧忌過孫禛的傷勢,做事顧前不顧后。
當時圣上就疑心上了,如今反過頭去看,更加坐實了這一點。
他從不認為孫睿看穿了他心中真正屬意的是孫禛,起碼當時沒有,后來立太子之事作廢,是因趙方史的緣故,這也不是他設計的,孫睿不至于把這一筆記到他頭上。
當然,現在孫睿極有可能是猜到了,但孫禛死了,孫睿知道與否又有什么干系。
沒有南陵反叛,沒有董之望和孫璧從中作梗,弄得兩兄弟之間出了不可調和的矛盾,陶昭儀和虞氏死了就死了,孫睿卻不會對孫禛下死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