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章章節(jié)名有誤,不是下,而是中,已改正。
感謝“傳說中的小人物”打賞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三個小推車雖然裝不下多少東西,一家分上一袋大米和一袋鹽巴以及一些衣物已經(jīng)足夠。
李克己原本還能準(zhǔn)備更多的東西,只不過人手太少,他也不能明目張膽地從基地里取出物資,最后只得準(zhǔn)備了一些大洋,一家一百塊雖然不多,對于這些農(nóng)民來說已經(jīng)是非常厚重的一筆財富。
李家村村民已經(jīng)沒想到赤軍會為他們帶來糧食和衣物,最后拿到那一百塊大洋,早已感激得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,只能眼含淚花不停地說赤軍好。
分派完所有物品,村民們隨即借花獻佛,用李克己送給他們的大米熬成米粥來款待李克己三人。
吃過飯后,李克己原本是想去李二牛父母家看看,卻奈不住村民們一直跟在自己身邊,便找了一處空地和他們拉家常。
村民的生活十分單調(diào),家長里短也聊不了多少東西,最后便變成了李克己給他們講故事,將赤軍的打仗故事以及未來新中國將要改變成什么模樣。
對于未來,這些農(nóng)民們根本沒多少概念,只想著吃飽穿暖,有自己的一塊土地就行,所以對李克己講的新中國并沒有多少期待感,反而是赤軍打仗的故事讓他們非常感興趣。
路偉雖然是經(jīng)歷過長征的老赤軍,卻是沒想到自己知道的故事竟然沒有李克己多,大到四度赤水、飛奪瀘定橋,小到倔強的小赤軍,娓娓道來,好似親自經(jīng)歷過一樣。
說故事的時候,時間總是過得很快,天色晚了之后,村民們再熱情也不好意思繼續(xù)纏著李克己,只得紛紛散去,李克己終于能去李二牛父母家看看。
來到李二牛家,房屋雖然有些破爛,廳堂、臥室、廚房、柴房等依然樣樣俱全,零星的幾件家具,全都上了一定年頭。
回到家中,二老便忙著招呼李克己這個剛收的干兒子,倒水的倒水,做飯的做飯。
看著二老忙碌,換做過去,李克己肯定就那么等著吃飯,跟著赤軍改造了許久,要他一直閑著那是絕對不可能。
李克己要幫忙,二老心想怎么能讓做這些賤役,想要推他休息,卻是反而被李克己從廚房推了出來,讓李克己三人占據(jù)了廚房,說是要為二牛盡孝道,怎么能讓二老勞碌。
吃過晚飯,李克己又搶著洗碗刷筷,打掃房子,直至最后陪兩個老人聊了半天,哄到他們睡去。
二老睡去之后,路偉和牛耕生也相繼休息,留下李克己一個人繼續(xù)忙碌。